香港的造地融資 迎接挑戰與機遇 (經濟日報專欄)
- Louie Dicky
- 2023年9月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呂迪祈 | Dicky Louie

香港的造地融資:迎接挑戰與機遇
長期以來,香港一直面臨著有限的土地資源,特別是在人口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問題變得更加嚴峻。作為工程界社促會青年部高級副主席,我最近獲邀參加了由團結香港基金舉辦的「香港造地發展及融資經濟論壇」,這讓我對香港的土地供應和融資有了嶄新的思考。
在香港進行土地供應和融資絕對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考慮多種因素,但同時也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議題。造地融資無疑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質和對房價的可負擔性。過去,香港人均居住面積一直備受垢病,這亦大大限制了人們對購買住房的需求,同時影響了人們的生育意願。因此,通過造地融資不僅可以降低樓價,還可以增加人們對生育的意願,有望緩解未來社會人口老化問題。從長遠來看,土地供應的效益非常大!
開發交椅洲及北部都會區的可行性
事實上,在1997年之前,政府設定了一個目標,希望社會上有七成人口能夠置業,但現時只有約五成,這意味著過去27年的置業比例一直沒有增加,只是原地踏步。因此我們更應通過創新制度和靈活的置業政策來進一步擴大更多可行性。舉個例子,香港目前只有6%的土地是填海造地而來的,相比之下,新加坡卻有23%,這顯示香港在土地利用方面還有改進的空間。此外,筆者認為,在進行造地融資時,除了考慮土地發展潛力外,還應該充分考慮交通價值以確保可持續發展。例如,生活人口主要集中在新界西北部,而商業中心主要佇立於中環、觀塘等地,每天都會見證交通大堵塞的問題,對市民的生活品質帶來很大影響。因此,開發交椅洲人工島以及北部都會區絕對不失為一個可行的做法,前者屬於最現成能夠直接造地的方案,而後者在造地上雖然確實需要更多時間,但應無阻兩者的並軌而行,以釋放更多空間和土地!
總而言之,香港的造地供應和融資是一個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的複雜問題。我們應該結合諸位社會賢達的觀點,確保在過程中能夠充分考慮交通價值、居民生活品質、城市發展的合理性和均衡性等多重因素。同時,我們也需要注重土地利用的規劃和周詳,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透過更好的規劃,讓市民享受更優質的居住環境,同時更有效地利土地資源。
呂迪祈
工程界社促會青年部高級副主席
大舜基金智囊團成員
呂迪祈 | Dicky Loui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