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智慧綠色運輸 全力推動碳中和 (Dicky經濟日報專欄)
- Louie Dicky
- 2023年11月2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4年4月10日
呂迪祈 | Dicky Louie

支持智慧綠色運輸 全力推動碳中和
有見及綠色運輸近年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門話題,特首在2023施政報告亦提出,將於東九龍、啟德和洪水橋/廈村建造新型智慧綠色集體運輸,以整體改善當區交通及強化區內設施的連貫性。
其實在香港這樣一個高度擁擠的城市,減少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是至關重要的。而智慧綠色集體運輸作為以環保、高效和便捷為核心理念的交通模式,無疑是應對城市交通問題的一個重要解決方案。首先,由於它使用電動或混合動力車輛,變相可直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以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污染。而且還可以透過智能技術和系統的應用,實現即時路線優化和票務管理等功能,從而提高運輸效率。不得不提,國內部分城市一早已經引進智慧公車系統,可以即時監測車輛位置和運行狀態,同步優化線路規劃、發車間隔和車輛編排等;而智慧停車系統更可以透過感測器、攝影機和數據分析等,即時了解停車位的使用情況,幫助駕駛者更快找到停車位置,減少交通堵塞,全面優化路面狀況。
初期投入成本大 多管齊下迎挑戰
然而,在香港實施智慧綠色運輸時,亦必須考慮一些因素。首先是香港已經擁有發達的交通基礎設施,包括地鐵、巴士和輕鐵系統等,要再引入智慧綠色集體運輸,便需要進行相應的基礎設施改造和技術升級,因此在發展初期無可避免會涉及大量的資源、時間和成本。其次,亦需要多方配合去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以顧及大眾利益,同時確保營運商有法可依。
此外,社會接受度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由於乘客習慣使用傳統交通工具,對於新的集體運輸模式可能需要時間來適應和接受。教育和宣傳工作便尤為重要,建議日後可以有現場參觀及示範環節,以幫助提高公眾對其認識及理解。
智慧綠色集體運輸是未來的發展大趨勢,它將為城市交通帶來全新的模式和解決方案。在香港這樣一個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城市,綠色運輸不僅可以改善交通環境,減少碳排放,還可以提高乘客的出行體驗和生活品質。讓我們一起建設更環保和可持續的城市交通系統,為城市和社區添上更多綠色生氣!
呂迪祈
工程界社促會青年部高級副主席
大舜基金智囊團成員
呂迪祈 | Dicky Loui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