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工程界在「一帶一路」中推動綠色建築 (經濟日報專欄)

  • 作家相片: Louie Dicky
    Louie Dicky
  • 2023年10月12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呂迪祈 | Dicky Louie



工程界在「一帶一路」中推動綠色建築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滿10週年,這項倡議在過去十年間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和貢獻,大力促進了亞洲、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合作和發展。然而,該倡議的可持續性發展性及環保議題成為了接下來的挑戰。在這一點上,工程界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扮演關鍵角色,將綠色建築和環境保護融入「一帶一路」項目中,以在未來發揮更積極的貢獻。


事實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東南亞、中亞、中東以至非洲等多個國家已經陸續實施了多個基礎設施項目,包括鐵路、公路、港口、電力設施和產業園區等,成功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工程界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可以在這些項目中扮演關鍵的基礎設施建設角色,例如參與項目的設計、施工和管理,以確保其高質量和高效運作。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工程界還可以引領並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將環境保護和綠色建築納入為項目的核心價值。


採用環保海砂 實現綠色可持續建築


要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工程界可以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提倡綠色建築和環境保護,推動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減排的應用。例如,在建設港口和能源項目時,選擇環保的建材和技術,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筆者再舉個例,其實可以嘗試在工程中引入環保砂的應用,並將其用於建築、道路和基礎設施建設上。因為環保砂是一種可再生資源,所以能夠減少對自然生態的破壞,同時具有資源再利用和節約能源等優勢,這不僅有助於保護環境,還可以減少對自然河砂的需求,並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


推動綠色建築的方法不勝其數,再加上制定和實施綠色建築標準、推廣節能技術和設備、保護生態環境等措施,工程界可以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努力推廣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然而,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合作交流的配合,透過技術交流和合作,促進知識共享,推動項目的成功實施。同時,鼓勵積極探索環保砂和其他綠色建材的應用,為「一帶一路」注入更多環保和可持續的力量,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呂迪祈

工程界社促會青年部高級副主席

大舜基金智囊團成員



呂迪祈 | Dicky Louie


 
 
 

Comments


bottom of page